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标,从专题化理论教学、系统性实践教学、开放式网络教学三个维度,构建《基础》课综合教学改革方案;发挥校内各部门、同城各高校、团队各成员的协同攻关作用;关照学生的专业化、个性化差异,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三个教学维度,形成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,显著提升《基础》课教学效果;以教学重难点研究带动理论研究,形成可呈现、可复制的系列教学成果和理论研究成果。
1. 专题化理论教学
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纲,以问题为导向,从学生需求出发,整合教学内容,把教材体系转换成教学体系;探索、凝练以品德修养、法律素养提升为具体目标的理论教学专题,提升《基础》课教学的针对性、实效性,助力学生健康成长。在需求调研的基础上,整合15版教材内容,以学生思想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为主线,拟设5个理论教学专题。
●专题一:大学与人生——主要内容包括:适应大学生活;做好专业规划;谋划未来职业;实现人生价值。
●专题二:理想与信念——主要内容包括:认清历史使命;实现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。
●专题三:爱校与爱国——坚定集体主义观念;做忠诚的爱国者。
●专题四:德性与生活——转化传统道德;继承革命道德;遵守生活规范。
●专题五:法治与守法——树立宪法意识;培养法治思维;争做守法公民。
▲具体方法如下:
●研究、规范每个专题的教学内容、教学方法、教学过程;通过教学调研反馈教师授课情况与学生需求,及时进行教学管控。
●定期开展工作室观摩课、示范课活动,进行教学研讨,探索教学规律;
●各专题均实行名师引领、集体备课制度,较快提升理论课教学水平、教学效果;
●定期组织主讲教师开展社会实践活动,增强教师对改革开放成果的现实感受,促进教师更加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。
2. 系统性实践教学
结合学校实际和理论教学专题设计,探索、实施《<基础>课核心价值观主题实践教学方案》,构建与课堂教学相互促进的思政课第二课堂教学体系,实现校内外结合、课内外结合、必修与选修结合,形成可呈现的实践教学成果。
●实践教学一:专业(职业)发展规划(课外)。
●实践教学二:最美师院作品大赛(课外,不同专业以不同形式开展活动)。
●实践教学三:弘扬核心价值观“微视频 正能量”校园展演大赛(课外)。
●实践教学四:培育理论社团,发挥“爱智社”自我学习、自我教育的平台作用(课外)。
●实践教学五:“德治与法治”课堂讨论(课内)。
●实践教学六:法律案例视频观摩(课内)。
●实践教学七:优秀大学生校外社会实践(校外,金寨等教育基地)。
▲实践教学成果形式:专业发展规划文集;我的梦、中国梦等主题征文论文集;微视频、正能量系列视频;美术学院专业画展;音乐学院红色音乐会等。
3. 开放式网络教学
建设独立的《基础》课教学网站,汇集教学资源,实现开放式、交互式教学。
▲建设内容和具体方法包括:
●汇集教学资源——包括教师队伍、教学大纲、考试大纲、教学计划、实践教学、参考文献、教学课件、教案、理论动态等。
●开展教学研究——进行课程教学问题、理论问题专题研究,成果上网。
●征集教学设计——评选、征集优秀专题教学设计并上网。
●遴选教学视频——面向优秀教师,征集课程重难点视频;正式建设前,教学视频总数达10个以上,最终形成系列重难点教学视频。
●设置交互平台——建设高素质管理员队伍,实现实时沟通,及时解决学生提出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。
4.多元化评价体系
以实践教学考核为主,注重过程考核,注重学生平时表现;期末考试以开放式案例分析为主,重点考核学生运用原理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。具体比例为:实践教学占40%,平时表现20%,期末考试占40%。